2200萬元,成交!5月31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發的新品種“丹霞紅”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完成新品種權交易簽約,這是海南首單植物新品種權交易,也是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建設的重要進展。
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作為海南推進自貿港建設的重點園區之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近一年來加快推進,在招商引資方面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
俯瞰正在加速建設中的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譚琦
項目建設不斷加快
近一年注冊企業2482家
“近一年來‘南繁硅谷’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就是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的掛牌成立。”作為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首批建設者,這是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健*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為此,李健奔赴浙江多地考察學習,充分調動院士人才、科研機構、種業企業的積極性,用足用好科技城作為重點園區、法定機構的靈活性,推動“南繁硅谷”的建設。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不僅吸引了科研院所加入,還吸引了中種集團等企業入駐,打造“產學研”一體的發展架構。此外,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與崖州灣科技城合作共建了崖州灣分子檢測實驗室,引進MNP標記法技術,對實驗室品種選育水平的提升和種業企業的知識產權認定、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的建設只是崖州灣科技城近一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多個項目加快建設展現自貿港發展的“加速度”。2020年6月1日以來,崖州灣科技城新開工項目61個,完工項目25個。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科研樓嚴格按照施工計劃推進建設、裝修工作,24小時不間斷施工,全力保障明年“4·13”前投入使用;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臺項目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學術交流中心已實現結構性封頂;國家作物表型研究設施建設項目正加快基礎施工,基本完成基坑土方開挖,2021年計劃完成投資1億元;首個國家科研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南繁育種研究中心落戶崖州灣科技城。
據崖州灣科技城統計,在政策的推動和不斷完善的營商環境下,近一年來,園區完成企業(機構)注冊2482家,2021年以來完成注冊1243家,注冊資本金達223.73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58家,涉農類企業86家,海洋產業類企業18家,現代服務業企業882家。完成市級、園區簽約項目214個。
提升集成服務效能
“城小二”讓企業省心省力
吸引眾多科研機構和企業入駐崖州灣科技城,除了政策區位等“硬優勢”外,園區“城小二”貼心的服務和優良的營商環境,更是崖州灣科技城發展的“軟實力”。
“每一家入園的企業和單位,都有自己對應的服務‘城小二’。”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園區服務處專職“城小二”李春泉介紹道,“城小二”的概念來自于傳統的店小二,讓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以“小二”的心態為企業去提供服務,共同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為入駐的企業進行服務。
“比如一個企業落地需要通過招商環節,這個時候‘城小二’就要介入了,在招商過程中獲取企業落地時的期望、訴求、政策,告知企業基本的園區情況。”李春泉說,企業只要有訴求,“城小二”就要有響應,后期企業入駐后要提供衣食住行等系列的辦公和生活服務,未來還要往各個領域的服務專家去轉型。
此外,崖州灣科技城大力提升集成服務效能,全面實行線上受理、審批工作。線下通過設立“行政審批中心”實現“一個部門主管”和“一枚印章管審批”,設置“綜合窗口”,集中一窗審批、限時一章辦結,實現事項辦理線上線下高度融合。出臺《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建設工程項目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實施細則》,通過告知承諾制,大幅縮短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辦理時間,讓企業入駐省心又省力。
崖州灣科技城近一年來建設亮點:
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正式揭牌。
2020年6月1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認定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20年8月7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省級高新區揭牌。
2020年6月28日,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為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產業發展再添利器。
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
2020年12月2日,《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條例》由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2021年5月1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下文批復同意建設中國(三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021年5月12日,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在崖州灣科技城正式揭牌成立。
來源: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