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全景介紹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建立進展情況!
國家發改委 叢亮副主任
★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就是要打造資本、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全球優質生產要素聚集區,為全國高質量發展提供典型示范。
就是要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深層次改革,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制度體系,為我國更深層次地適應運用并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提供重要平臺。
★三年來,特別是《總體方案》發布實施以來,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海南省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領導小組部署要求,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聚焦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和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突出系統集成和協同創新,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初步統計,目前已發布政策文件110多份,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可謂是“鴻蒙初辟”。總的看,這些政策制度可以用“六個更加”進行概括。
★更加自由便利的貿易投資政策。
★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
★更加高效精準的稅收優惠政策。
★更加便利開放的運輸服務政策。
★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撐政策。
★更加高效完善的實施保障制度。
海南省 沈曉明書記
★三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和國家相關部門、兄弟省份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生機勃勃,呈現十個方面的顯著變化。
★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熱情空前高漲。
★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高。
★各類市場主體踴躍響應。
★人才集聚的態勢加快形成。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營商環境日益優化。
★現代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風險防控有力有效。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穩步增強。
★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呼之欲出。
國家發展改革委 叢亮副主任:
“六個更加”
海南自貿港
政策制度框架“鴻蒙初辟”
01更加自由便利的貿易投資政策
建立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征的貨物貿易制度,出臺“一負兩正”三張清單,在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貨物進出境管理制度,讓貿易更便利。出臺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縮減為27條,讓投資更自由。印發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出臺支持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文件17份,讓發展空間更廣闊。
02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
制定出臺關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動建立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框架。提升人民幣可兌換水平,推動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便利化。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對外投資獲批試點額度50億美元。在海南率先開展境內公司境外上市登記改革試點。
03更加高效精準的稅收優惠政策
制定實施鼓勵類企業所得稅和高端緊缺人才所得稅兩個“15%”優惠政策,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完善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批準新增6家免稅店,并允許“郵寄送達”和“離島寄存、返島提取”。出臺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洋浦啟運港退稅、內外貿同船運輸境內船舶加注保稅油等政策。目前還在研究國家級展會境外展品免稅政策。
04更加便利開放的運輸服務政策
加快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構建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經濟的瓊州海峽運輸大通道。設立便捷、高效的船舶登記程序,推動建設“中國洋浦港”國際船籍港。創新郵輪游艇管理,支持三亞建設國際郵輪母港,推動瓊港澳游艇自由行。開放客運和貨運第七航權,推動博鰲機場升級為國際口岸。
05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撐政策
拓展外國人免簽入境事由范圍及渠道,開展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印發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2020)和認定辦法,發布境外人才執業管理辦法,開放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38項,單項認可境外職業資格219項。開展國際互聯網數據交互試點,在9個重點園區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出臺標準地、先租后讓等政策,更加靈活有效地保障用地需求。
06更加高效完善的實施保障制度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并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第一批3部法律、7部行政法規等調法調規事項全部落地。出臺三亞崖州灣等重點園區專門條例,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等制度,出臺反走私等36項風險防控舉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海南省 沈曉明書記:
“十個變化”
海南自貿港
成為全世界和每個人的機會
01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熱情空前高漲
我們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一個年頭確定一個主題,一個主題攻堅一批難題,開展“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等系列活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蓬勃展開”。
02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高
我們奏響練內功、轉動能、引外力“經濟轉型三部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在練內功方面,主要是以壯士斷腕決心擺脫經濟對房地產業的依賴,產業投資占投資的比重從不到40%上升至超過60%;在轉動能方面,主要是經濟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投資,尤其是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向消費和投資共同發力轉變;在引外力方面,主要是吸引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自由貿易港建設。經過努力,我們在房地產調控和疫情嚴重影響的雙重壓力下,GDP和稅收保持穩定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在自由貿易港開局之年,新設企業、實際利用外資、引進人才、離島免稅購物等均實現翻番。
03各類市場主體踴躍響應
我們全力推動“一負三正”進口商品零關稅清單、放寬市場準入“三張清單”等核心政策落實落細,三年新增市場主體76.3萬戶,超過過去30年的總和。利用外資連續三年翻番,累計達52.7億美元,超過過去30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量的一半以上。三年來,落戶海南的央企及央企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超20倍。特別是《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新設企業增長113.7%。
04人才集聚的態勢加快形成
我們在中組部等中央部委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引進3批285名優秀干部來瓊掛職,選派4批400名干部赴有關中央單位和發達省份跟班學習。按照習總書記“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的要求,三年來共引進人才23.3萬人,同口徑增長675%,其中《總體方案》發布以后不到1年時間引進的人才超過50%,順利完成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初期目標。我們設立人才服務“單一窗口”,發布自由貿易港境外人員執業管理辦法和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管理辦法、目錄清單,落實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以薪酬水平為人才評價主要指標,人才發展環境明顯優化。
05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海南的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我們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并通過國家評估驗收,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達4.2%、高出全國水平1.3倍,實行全面“禁塑”,裝配式建筑面積連續三年翻番,到去年底實現全島生活垃圾“零填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5%,PM2.5濃度均值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河湖庫和近海海域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
06營商環境日益優化
我們把營商環境作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金飯碗”,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核心,發布制度創新案例12批116項。強化海南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壓縮審批時限七至八成,極簡審批受到各類市場主體歡迎。
07現代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我們加快建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支撐的“3+1”現代產業體系。在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方面,用好用足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做好吸引境外高端購物、醫療和教育等三篇消費回流文章,5月7日-10日將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打造南繁、深海、航天“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南繁硅谷”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奮斗者”號為代表的深海科技項目在崖州灣科技城落地,“天問一號”“嫦娥五號”在文昌國際航天城發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加273%,互聯網產業營收增長192%,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在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方面,種好橡膠、檳榔、椰子“三棵樹”,大力引種全球熱帶水果新品種,推動傳統海洋漁業往深海走、往岸上走、往休閑漁業走,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08風險防控有力有效
我們堅持“管得住”才能“放得開”,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整體進入實戰化運行,對人流、物流、資金流實行24小時監控,構建起近海、岸線、島內三道防控圈,出臺實施《海南省反走私暫行條例》,依法嚴厲打擊離島免稅各類套購代購行為。
09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穩步增強
我們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脫貧;加快建設安居型商品住房,滿足島內居民和引進人才的住房需求;大力平抑菜價物價;引進國內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102所和國內優質醫療機構49家,基本實現“家門口上好學”和“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
10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呼之欲出
我們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全力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立法,爭取賦予海南更大立法權和改革自主權。目前已完成全國人大常委會一審和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歡迎全世界投資者到海南投資興業,積極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共享中國改革成果”。
三年來,海南用實踐證明:海南自由貿易港確實是全世界的機會,也是每一個人的機會,歡迎大家到海南來!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的落地見效、發展環境的持續改善、市場主體的聚集增多,海南必將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貿易港
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來源:海南自由貿易港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