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了《三亞市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機制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到2023年,我市將新建32個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并納入全市統一政務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從市、區、服務中心互聯互通。
目前,三亞共有村(居)委會149個,其中村委會92個、社區居委會52個、農場居5個,城鄉二元結構明顯,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任務繁重。為此,三亞將通過采取村改居、村居整合、建設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改革舉措,整合集約利用公共服務資源,便攜、高效地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區級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此過程中,激發廣大村(居)民參與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構建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城鄉融合發展、服務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
“我市將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村居率先進行試點,推進‘村改居’社區管理服務體制轉變。同時有計劃試點推行大社區綜合服務模式。”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推行大社區綜合服務新模式,在區與村(居)之間探索建立新型載體,既不增加行政層級,又能依法承接和辦理相應的管理服務事項。
《方案》規定,試點工作將分“兩步走”,第一步,2019年至2020年,完成東岸村、龍坡村、六道村、海坡村的“村改居”,在全市31個村(居)完成試點建設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7個,涵蓋人口約11.58萬人;第二步,2020年到2023年,將完成村居改造類8個,村居整合類2個,新建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32個,服務覆蓋145個村(居),服務人口達77萬人。
據悉,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及管理事項,主要包括黨群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治理服務、生活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健康服務、文化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自治共治服務、教育科普服務等方面的基層服務及管理功能,分為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共21類、110大項、206小項。
此外,推行大社區綜合服務新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分散偏遠村(居)和新開發小區的管理、服務水平,還將推進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機制,整合和盤活農村存量土地,整合集約利用開發建設資源,增強三亞城鄉發展新動能。
《方案》還規定,三亞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所需工作人員,其薪酬和工作經費納入市、區兩級財政預算。此外,市、區兩級政府要加大對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機制試點工作資金投入力度,保障運轉經費和人員薪酬預算,確保資金保障到位。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三亞將以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試點建設為抓手,著力創新城鄉社區治理機制,按照目標規劃和時間節點有序推進,同時不斷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爭取在全省率先實現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服務范圍覆蓋全市,為全省做好示范引領。
新聞多一點
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到底會是什么樣?
先來看看這些城市的社區,
你可能就懂了!
亦莊鎮社區服務中心位于大興區亦莊鎮政府南100米,建筑面積有3000多平米。主要功能包括:“亦服務”-指揮調度平臺、日間養老照料中心、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亦學堂、科普體驗館、居民議事廳、家長里短調解室、圖書閱覽室。
科普體驗館:為老人講解安全知識↓
亦學堂:教老人使用電子設備↓
亦服務:居民可撥打熱點電話,提出服務需求↓
上海推動街鎮建設“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打造一個樞紐式的為老服務綜合體,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緊急援助等方便可及的“一站式”服務。
擁有集24小時中短期住養、日間托養、居家服務、家庭援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嵌入式社區托養機構。
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街道以打造“一廳服務多居”為突破口,撤并3個社區辦事大廳,打造“橋西之家”公共服務中心和五大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建立以“專職+專業”“全科+全能”“網格+網絡”等為主要運行機制的社區治理新模式,成為杭州社區治理“供給側”改革的新亮點。
一崗多能、輪值服務,社工掌握全科業務能力。
“網格+網絡” 打造指尖上的社區服務,動動手指就能解決問題。
來源:三亞發布
海南購房咨詢熱線:400133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