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行新精神,2018年,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被擺在首要位置,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緊隨其后。
“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促進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毖胄兄赋?,“加強金融風險研判及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處置體系。”
2016年起央行調整了貨幣政策基調,開始執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自此,廣義貨幣M2增速逐步放緩。2017年12月末M2同比增長8.2%,創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低水平。
很多人認為,2018年金融去杠桿與強監管政策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其實是偏緊的。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表示,M2增速比前幾年有所放緩在預料之中。這一方面會促使企業節約資金、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進一步去杠桿,降低負債率;另一方面,可遏制個人住房貸款過快增長勢頭,防范炒房風潮和房地產泡沫,為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防控房地產金融風險
央行稱,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則要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強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等的宏觀審慎管理。
央行副行長易綱今年1月在《中國金融》雜志發文談及2018年貨幣政策調控面臨的挑戰與政策思路時稱,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探索將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互聯網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關于加強對房地產金融的宏觀審慎管理,央行曾在《2017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作出過解釋:“房地產等資產市場天然容易加杠桿,具有‘買漲不買跌’的特征,容易出現順周期波動和超調,這就使利率等價格調節機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需要宏觀審慎政策對杠桿水平進行逆周期的調節?!?/p>
以前,央行主要通過利率、準備金率等手段來對沖經濟周期的波動,但對于金融周期(主要是資產價格、信貸增速)基本上是沒有管控的,所以出現了2015年股災和2016年前后房價“一年翻倍”。
從2017年開始,央行越來越重視金融周期,試圖通過建立“宏觀審慎評估系統(MPA)”,來防范金融風險。在調控“金融周期”的時候,廣義信貸增速和房地產價格變動,正在成為央行關注的核心指標。央行還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指標范圍。這決定了未來房價大起大落的幾率在降低。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曾表示,未來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融規模的合理增長,保持流動性的合理穩定,加強監管協調,把握好政策力度、節奏,穩定市場預期,平穩有序地推進結構調整,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相比,2018年的工作安排中,央行和銀監會均將“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抑制杠桿率”放在*為重要的位置,并特別提出了房地產方面的金融風險防控。
1月25日至26日銀監會在部署2018年主要工作任務中,更是進一步從個人住房貸款和房企融資兩個角度,提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一方面,努力抑制居民杠桿率,重點是控制居民杠桿率的過快增長,打擊挪用消費貸款、違規透支信用卡等行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另一方面,繼續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嚴肅查處各類違規房地產融資行為。
這種種暗示著,2018年央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將回歸真正中性,且去杠桿、擠泡沫、防風險、嚴監管將成為政策實施的重要領域。
重造新住房金融體系
2018年央行還將重點推動的工作是——完善住房金融體系,建立健全住房租賃金融支持體系。繼續實施“分城施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積極支持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支持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自20世紀90年代推進住房體制改革以來,我國住房供給和消費環節對金融支持的依賴度都大大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商業性為主,合作性為輔,政策性為補充”的住房金融體系,對我國發展房地產市場和滿足居民住房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和問題仍待破解。
如,商業性住房金融以銀行信貸為主,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且存在產品單一、風險分擔和轉移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住房公積金政策存在不合理之處;政策性金融對住房開發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尚未形成有效支持住房消費的政策性金融體系等。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副主任賀同寶表示,圍繞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商業銀行需改變過去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房貸雙輪驅動的傳統盈利模式,開拓房地產金融服務的創新點、增長點,重構住房金融服務體系。
賈康、孟艷等人執筆的《深化供給側改革完善住房金融政策體系》報告中提到,在住房價格快速上漲的同時,以住房公積金為代表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報告建議,由政策性住房金融逐步接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經營管理;將互助儲蓄性住房金融作為著力發展的領域,在借鑒中德住房儲蓄銀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在多個大城市設立儲蓄性住房金融機構。
我國住房租賃金融市場已經在去年加速變革。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11月初建設銀行(8.360,-0.13,-1.53%)進軍住房租賃市場起,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與多省市簽署了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意向性授信總額超過萬億元。
多家銀行表示,一方面支持新增優質租賃住房供給項目,另一方面要配合企業收購、改建大中型城市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國有廠房、商業辦公用房等存量物業,對租賃住房的企業提供用于收購、改造、裝修等的授信業務支持;同時圍繞住房租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
融資市場上,也在開足馬力。2018年2月2日,“中聯前海開源—碧桂園租賃住房一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即碧桂園租賃住房REITs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審議通過,由碧桂園聯合中聯基金共同實施,產品規模100億元,采取儲架、分期發行機制,優先級評級AAAsf。碧桂園百億級租賃住房REITs獲批正是政府監管部門對龍頭民企碧桂園響應國家號召、以實際行動投身租賃住房市場建設的積極回應和支持。這將激發房地產企業對租賃住房市場進行更積極的投入。